第二屆太倉市職業技能大賽舉行,12個競賽項目,369名選手同臺競賽
□本報記者 肖朋
技能人才承載產業興盛,工匠精神助推優質制造。
11月14日,由市人民政府主辦的第二屆太倉市職業技能大賽暨“以匠人之心,琢時光之影”太倉傳統技藝技能展示活動,在江蘇省太倉中等專業學校拉開帷幕,大賽為我市規格最高、項目最多、規模最大的全市性職業技能賽事。該大賽每兩年舉辦一次,今年是第二屆。本屆職業技能大賽共有12個競賽項目,369名參賽選手同臺競賽。當天,舉行了包括“機電一體化”“叉車”“工業機器人”“中式烹調”“西式面點”等9個競賽項目的決賽。此前網絡安全、服裝定制、砌筑等3個競賽項目的決賽已比賽完畢。
鮮魚脫骨雕刻完成后,熱鍋中出爐的醬汁倒入盤中,發出誘人的滋滋聲。起鍋、配菜、端盤……整套動作一氣呵成,如行云流水。在中式烹飪競賽項目中,記者注意到,23位廚師全神貫注,時刻注意刀工、火候。中式烹飪競賽項目評委戚利鋒告訴記者,此次比賽統一選購食材,參賽的廚師要做兩個花卉樣冷拼,兩個特色炒菜,主要考查廚師的基本功,包括造型、創意、營養搭配、刀工、火候等,注重色香味俱全。
在中式烹飪競賽項目的隔壁,西式面點競賽項目也緊張有序地進行著。14位參賽選手分成兩組,主要進行西式蛋糕、泡芙及曲奇餅干的制作。現場評委張丹告訴記者,泡芙和餅干體積不大,但制作工藝考究,原料用量、外形、手法等都是考察的重點,差之毫厘,口味等或失之千里。裱花、構圖、造型……在西式蛋糕的比賽現場,來自我市一家蛋糕坊的西點師錢師傅,正一絲不茍地為自己的作品作最后的點綴,曲線勾勒、紅圈點綴,吸引了不少人駐足觀看。
叉車較為笨重,但你見過“叉車針穿空管扎氣球”的絕活嗎?在活動當天的“新職業 新技能”展區,這一技能展示吸引了很多觀眾。只見叉齒上綁扎一根約40厘米長的細針,前方是氣球架上空管里側6個充滿氣的氣球,要求叉車駕駛員在2分鐘內,將每個空管上的氣球,利用叉車綁針逐個擊破。叉車駕駛員胡建明,來自太倉國際集裝箱碼頭有限公司,只見他調整方位,緩緩移動,精準跟進……
“砰”的一聲,一個氣球被叉車綁針精準刺破,一切顯得舉重若輕而又安之若素。該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,練就這身絕活并不容易,須有千錘百煉的實踐經驗,“因為碼頭上的集裝箱內,貨值大,精準度高,叉車運輸貨物必須要有很好的穩定性和精準性。”
此外,蘇州健雄職業技術學院的“3D打印技術”展示,通過3維建模,打印的產品逼真形象;浩科機器人(蘇州)有限公司的機器人,現場展示碼垛拆垛、上下料、緊螺絲等工序有條不紊。
在太倉傳統技能展示區內,蘇式糕點、竹編、玉雕、風箏制作……匯聚數十個傳統技能的展示區內,吸引了不少市民前來參觀。我市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的傳承人方鎖根展示的百草梨膏糖,具有止咳、化痰、平喘、潤肺等功效,在太倉周邊頗受歡迎。“這樣的一個展示很接地氣,既是對傳統文化的傳承,又讓更多的人現場體驗,一舉兩得。”方鎖根表示。
值得一提的是,本次大賽獎勵優渥。各比賽項目分別設立一、二、三等獎。除獎金外,對獲得全市總決賽各競賽項目一等獎的選手,由市政府授予“太倉技能狀元”榮譽稱號,直接認定為“太倉市高技能重點人才”,享受2.5萬元政府薪酬補貼;對獲得全市總決賽各競賽項目二、三等獎的選手授予“太倉市技術能手”榮譽稱號。對獲得全市總決賽各競賽項目一等獎的選手,由市總工會授予“太倉市五一勞動獎章”等其他獎勵。
當前,我市正大力推進職業技能提升行動,努力打造一支“領軍型高技能人才層出不窮,支撐型技能人才提質增量,青年技能人才源源不斷”的技能人才隊伍,這將為太倉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人才保障。目前,全市技能人才總量達13.25萬人,其中高技能人才4.57萬人,每萬名勞動力中高技能人才數達到997人。
市領導陸燕、韓飚、呂寅出席活動。